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马行空  半城流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王翦与苏默的汇报,赵嘉不由回想起了往事。

当年的燕国,欺负赵国长平大败成年男子缺乏,以倾国之力攻打赵国,妄图将其覆灭。

那场战争赵嘉全程参与,看到了无数老卒、伤残退伍军人,乃至于妇女都参军保家卫国,与燕军死战。

也正是因为赵人有此血性,赵国才非但没有因为长平大败而走向灭亡,反而蛰伏近十年以后屡败强敌,开启了中兴之路,成为七国之中除了秦以外的最强国家。

当然,若单论疆域以及人口、田地,赵国未必比得上楚国,可是论到能征善战,也只有秦国能与赵国争锋。

哪怕没有赵嘉穿越改变历史,至少在赵孝成王驾崩以前,赵国也是中兴之路上面。

可惜的是,历史上赵国因为各方面原因,终究还是在赵偃继位以后,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反而被秦国屡屡攻伐。

饶是如此,历史上同期的赵国,除了秦国以外,也能吊打其余几个邻国。

赵国,也算是战国末期唯一一个,有可能阻拦秦国东出的大国。

现如今的赵国,因为赵嘉改变了历史,不仅扩大、加剧了赵国的中兴,还顺着历史大势,极大削弱了秦国。

现在的赵国,已然达到能够威胁到秦国的程度,这才是秦王政宁愿不要燕国河间十城,也想要连横先与赵国决战的原因了。

可惜的是,正是由于赵嘉的出现,秦国的策略再一次失误,赵国不仅在绝境中寻求到了生机,反而再一次挑起合纵大旗,先是扫灭十万秦军,紧接着更是让秦国陷入极大被动之中。

接连不断的胜利,不仅让申岐之地将官感到有些飘飘然,就连曾经如履薄冰、对秦国忌惮无比的赵嘉,也感觉那个戴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没有了。

赵嘉甚至有种错觉,就算此战不能打残秦国,赵国在消化了这场战争的战利品以后,凭借赵人那骁勇善战的特性,也有机会与秦国正面争锋。

只不过,这场意料之外的失利,却再次给赵嘉敲响了警钟。

七国之中,并非只有赵人骁勇善战,在面临亡国之祸的时候能够上下团结,奋勇抗敌。

赵人能做到的事情,秦人早在百余年前就做得丝毫不比赵人差。

经历过商鞅变法以后,曾经充满血性、愿意为秦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老秦人,更是成为了既得利益者,获得关中无数封地与赏赐。

他们的血液中,已经充斥着对于这个国家的热爱,以及那闻战则喜的好战因子。

只要这些人尚在,只要秦国国君不昏庸,只要秦国坚定的使用商鞅之法,秦国就很难被真正摧毁。

纵然有暂时的削弱与低谷,只要给其喘息之机,秦国凭借数代的积累,早晚都将卷土重来。

历史上秦二世而亡,除了秦二世昏庸、朝政败坏以外,也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好大喜功,以及不体恤民力有极大关系。

再加上老秦人守边者不在少数,更有许多关中秦人被迁往其余各国,这才导致了秦国的迅速覆灭。

秦始皇的确是千古一帝,做下了许多帝王穷极一生都做不了的大事,但人无完人,越是这样的有气吞天下之势的雄主,越是执着于四处用兵。

继秦始皇之后的汉武帝亦是如此,为了扩大战果,不仅消耗掉了汉朝数代的积累,甚至达到了卖官维系战争的程度,以致国内叛乱四起,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这才平息民愤。

如今的秦国,疆域、人口虽然都不及统一之后的秦国,却也没有出现那么多问题,秦人封地至少还都在关中。

只要老秦人尚在关中,秦国根基就牢不可摧。

王翦的建议被赵嘉反驳,倒也没有生气,反而说道:“既如此,君上何不孤注一掷强行渡河,不惜代价一举拿下咸阳。”

赵嘉摇头道:“且不说骑兵不善攻城,战马渡河也极其艰难,就算能够孤注一掷渡河,也不见得能够攻下咸阳;哪怕可以攻下咸阳,也未必能够摧毁秦国统治核心。“

说完以后,赵嘉有些奇怪的看着王翦。

他想不明白,以王翦的统兵才能,为何会提出如此有失水准的建议。

王翦似乎没有看出赵嘉的异样,继续说道:“既然不能进,那也只能暂且退兵,否则继续拖下去,只会对我等越来越不利。”

赵嘉闻言,有些迟疑的说道:“想必在吾等回返路上,秦人已经坚壁清野,甚至还可能有秦军把守住了撤退必经之路,纵然想要撤退,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王翦笑道:“君上且宽心,以骑兵之机动性,完全能够纵横秦国境内,未必需要原路返回才行,想必秦国也不可能,让整个关中都坚壁清野。”

“真要如此,吾等已经不战而胜矣。”

撤退的路的确有很多,那些所谓的必经之路,也只是指某些交通要道罢了,不过以秦国疆域之辽阔,以赵国骑兵之灵活,跨过那些所谓的必经之路,也只是多绕一些路罢了。

赵嘉也相信,只要自己铁了心撤退,以王翦对于秦国的熟悉,再加上细作早就制作好的地图,安全撤退并非什么难事。

而这,也是赵嘉敢于孤军深入的底气所在。

只不过,赵嘉还是心有不甘的说道:“此番劳师远征,未获战功就仓促撤退,恐怕会影响联军士气。”

赵嘉崛起以来,战必胜、攻必克,这样固然会让部下产生些许骄横心理,却也会让申岐之地士卒有种无坚不摧,举战必胜的气势。

对于军队而言,这种气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赵嘉并不愿意看到,三万满怀希望跟随自己深入秦国腹地的士卒,就这么灰溜溜的返回。

王翦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君上不想进又不愿退,更不能在此与秦军僵持,那当如何是好?”

赵嘉看到了王翦脸上的笑容,却是心中微动,当即笑骂道:“汝既然已有良策,何故试探与我,速速说来便是。”

王翦擅于明哲保身,很多时候提建议前,也会试探一下上面的意思,只要上位者有了确切的目标,王翦就不会去贸然进谏。

否则进谏不成,反而可能因此触怒上位者,这就是王翦的处世之道。

“君上邀请楚国出兵之时,可是答应过楚国,要助其夺取南郡?”

赵嘉有些疑惑的说道:“的确如此,可夺取南郡之事,吾此时亦有心无力啊。”

王翦脸上笑容不变,拿出地图摊在地上,指着武关的位置,说道:“如今七国注意力都聚集在咸阳以及函谷关,若此时君上不攻咸阳亦不撤退,反而南下从武关进入楚国境内,与楚军联合攻打南郡,开辟第二战场如何?”

赵嘉闻言先是有些发愣,继而大喜道:“王都尉用兵天马行空,吾不及远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