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明地觉不赞同地拍拍手,把夏目的目光吸引过去。
“【抱歉。】”
青年从善如流地微微低下头。
听着声音心音交叠的二重奏,古明地觉却没有变得开心,只是更加无奈。
夏目道歉并不是为古明地恋不开心才道歉,而是为了自己不会改变而道歉。她太了解夏目的脾性了,他自然不会说谎,但也有属于他的诚恳狡猾,当他清楚事实会让他人生气时夏目就会说出极具欺骗性的部分事实或使用模棱两可的态度将尖锐的问题缓和化。起初古明地觉也不知道夏目竟然有这样一面,但相处时间长了,心思聪颖的妖怪少女自然能够摸透夏目的行为模式。
这三个多月下来,古明地觉是手把手引导着,亲眼见证着夏目的改变的。或许是因为他始终都在用灵能点补充身体能量,夏目的外表与三个月前有着极大的不同。原本还可称之为精壮的身体变得越发纤细高挑,皮肤越发洁白细腻,面部线条越发柔和,若说之前是战士的话,现在则是个文士。古明地觉找不出原因,夏目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知识,只能作罢。
其实这是他的身体在极度缓慢地向厄兰发展,厄兰是由灵能者们转化成的人造种族,他们理论上没有寿命上限,无需进用食水,与灵能亲和力极佳。就算被封印成了人类王暝的身躯到底还是王暝的身躯,这具躯壳没有进化上的枷锁,会自然而然地向高等生命发展。但夏目想要通过运行灵能转化成厄兰的话直到他寿终正寝都不可能,这种没有仪式支撑的转化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他也没有任何关于厄兰转化仪式的知识,他就连有厄兰这么个种族都不知道,这自然是王暝故意的。
不过夏目样貌上的改变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从一个提线木偶般的无心之人逐渐成长,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情感,不再是过去那个根本就没有喜怒哀乐的空洞人类,虽然面瘫依旧没有被治好。
当初突然间能够听到夏目心声的时候,古明地觉其实还以为是夏目在消遣她。因为夏目的心声和他说出来的话是完全一致的,在古明地觉听来就等于是重叠音效。她知道夏目拥有一道控制声音的法术,还以为是夏目脑抽了。不过再后来意识到第二道声音是心声后,古明地觉着实是吓得面色惨白,心脏险些停跳。
因为这意味着夏目可能不再是无意识者,但恋恋又要怎么办?
那一瞬间,古明地觉真的体会到了崩溃之感。
最残忍的事情从来都不是看不到希望,而是让人看到渺茫的希望,竭尽全力去追逐它后,在即将抓住希望时令其消失。
幸好古明地觉意志坚定,她很快就决定要将夏目身上的改变在恋恋身上复制一遍,就算无效至少也知道了无意识者的确是可以还原的。古明地觉为了古明地恋的事情受到过不知多少打击,这只不过是又一次罢了。至少这次,希望不是彻底破灭。
可就在古明地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她看到不知何时跑来身旁搀扶着自己的夏目,突然间发现又读不到他的心声了。
古明地觉并不清楚这是因为夏目什么都没想还是他仍旧具有无意识者的特性,但事情似乎还有转机。
后来又经过一系列测试,古明地觉才发现夏目现在的状态非常有趣,他的意识可以被读取,但前提是他真的有在思考。而夏目的潜意识古明地觉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和无意识者的特性完全相同。而且夏目绝大多数时间里脑子里都什么都没有想,只有在接收到外界的明确讯息时才会有所反馈,而且他想到什么就说出来什么,通常心声和话语完全一致,钝感能力也没有消失,整体看下来,大概是介于无意识者和寻常生灵之间的状态。
他所有的都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一些东西。
摸清了事件本质,古明地觉的心思就开始活络起来。夏目有这对于妖怪而言也是极度少见的无后遗症融合能力,那么要是夏目再次和恋恋融合,融合体会留有夏目这个独特状态吗?这会不会是恋恋恢复的契机开端?
答案是:会。
融合后的古明地夏目依旧保持着夏目能够被读心的特性,而夏目本身的意识又没有任何个性在,只是起到了类似于中转站的作用,所以结果就是古明地恋可以通过古明地夏目来得知恋恋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虽然只是表层意识,但对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促膝长谈的古明地姐妹而言,仍旧还是意义非凡。古明地觉在第一次谈话途中甚至红了眼圈,姐妹俩对话花掉了整整三十个小时,大幅度化解了古明地恋的心结,效用非常,她的病终于有救了。
自此之后,夏目在地灵殿中的地位便直线上升。如果说之前是拿他当后代培养,现在几乎就是当祖先供着。不过夏目倒是宠辱不惊,没有什么过分要求,不,倒不如说是没有任何要求。
不过古明地觉倒是十分主动地把他的房间换成了紧挨着古明地觉和古明地恋的房间,他原本居住的是客房,比起自家用的卧室要差上几个档次。虽然夏目不在意,但她们不好继续亏待他。非但如此,由于夏目是法师,她们还为夏目购买了一整套算得上宝物的阴阳师狩衣,虽然由于体系不兼容导致许多功能白白浪费,但是防护效果和缓慢治愈效果日常生活中还是派的上用场的。
古明地觉现在教导夏目也非常用心,比起之前丢给夏目一本书然后就不管了的放养模式要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只要是夏目想要学会的妖术全都不辞劳苦亲自演示,完全称得上有求必应。只可惜夏目是心灵术士,而不是灵能学者。直到现在为止也不曾学会哪怕任何一个妖术,倒是记住了不少应对之法。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