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广东粤北地区的客家人把赶集称为街日,有些地方又把赶集称之为集市。
什么是集市?集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若追溯起来,可以追溯到神农帝时期,相传集市就是神农氏创立的。
当然,这种集市文化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在其他一些经济不很发达而交通运输又较困难的地区和国家,商品交换也保留定期的、或在传统节日举行的集市形式。
中国古代除少数大中城市以外,广大地区盛行名为“草市”、“亥市”等定期集市,至今在全国不少省区,特别是在北部和西南部,这种传统的贸易组织形式仍然存在。但各地使用的名称不一,如在北方地区一般通称为“集”,而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则分别称为“场”、“街”、“墟(圩)”等(例如我们客家人就把集市专称之为街日)。
客家人街日每隔一定日期(如逢单、双日或逢五、逢十),在固定地点或邻近的几个地点轮流举行。其中也有个别地方(大多是北方的乡镇)利用“庙会”、“骡马大会”等形式,进行一连多日的集市性质的货物交易活动。(此部分资料,有些参考百度)
在我们当地相邻的乡镇,每个镇的街日日期是错开来的,比如说我们镇的节日是逢2,5,8为街日,隔壁镇是逢3,6,9为街日的。
当街日那天,天刚微微放亮,商户们就已经把商品搬到了街道边上自己专用的地摊位里。
此时如果你是个有心人的话,你就会发现地摊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基本上都是“物美价廉”的。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摊主摆的摊位是贵的看起来很高档的东西的话,不管你的东西再好,农村人怕是也不敢轻易购买的,毕竟农村人的思想比较实在,更偏向于便宜的,耐用的,实用的商品,其他贵的又花里花哨的东西,都是不足以吸引他们的。
等到约摸六点多时,天已经完全放亮了。街上的提着大包小包,从各个村镇上出街的匆匆人影渐渐多了起来,街道也就越来越热闹了。
当然,最热闹的街日当属于年街,也就是年二十八。这时外出打工的人都已经回来了,正准备趁着街日把过年需要的东西全部买回来,有些商铺则借机打一些折扣吸引顾客,所以需要买货的人和需要卖货的人一拍即合,促成了这一年当中最热闹的街日。
说起年街,大多孩子怕都是有惨痛的回忆。这时琳琅满目的商品是不能吸引小孩子的了,因为烟花已经早就买好了。我敢断定年街还要跟父母一起出街的一定是做苦力的。
不管人流涌动,挤的多么水泄不通,你还是得两手提满东西,腰上挂着包,脖子上也不得闲着,起码得挂个袋子,然后使劲的见缝就钻,紧跟在前面开路的父母背后。等到父母全部东西都买好后,再用一种“你可以的”眼神鼓励你时,我想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年街的。
当然,事实上,街日也没那么糟的,这种对街日的恐惧,至少要让你长到十一二岁有些力气时才体会的到。在你还小的时候,我相信你最期盼的日子,就莫过于街日了。
以前小时候,农村里想买什么东西都买不到,而我最喜欢吃的包子,只有在集镇上街日的时候才有的卖,所以我经常扳着手指头来算,什么时候才到街日呢!然后好不容易算到快街日了,就满怀期待的问外公,问他出不出街!
不过在农村,谁没事会经常出街呢?出街坐拖拉机可是要钱的,钱不得省下来吗!所以不用问外公,都很容易知道结果的,可那时的我,就像犯了魔怔,每次街日前就是得问一下才甘心。
绝大部分的时候,听到回话说不去出街,也不会很难过,但是如果听到某一天说明天节日会出街的时候,那就开心的不得了了,一整天脑子里全都是节日的画面,可到了晚上可能又会忐忑不安,一晚上都不敢合眼,生怕外公早早起来一个人偷偷溜走了!
早上跟着外公坐颠屁股的拖拉机到了街上,买到了包子吃就感觉特别心满意足了,然后啃着大包子再跟着外公去买他要的东西。
有时要买的东西比较多,从街头走到街尾,从街尾又走到街头,一遍遍,反反复复的看着那些街道上摆着有些拥挤的各种杂乱摊位,也不会感觉多腻。
然而现在对街日却没有那么温馨的感觉了,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却正赶上了年街,能躲得过当然得尽力去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