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  卓牧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窑工老实可靠,遇战事只要给足赏钱定能用命。但姜堰终究在泰州治下,在泰州招募青壮编练乡勇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郭沛霖正想有没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韩宸提议道:“郭大人,我们何不将批引所移驻姜堰,批引所大小也个是衙门,不能只有批引所大使没有皂隶盐卒。”

“姜堰就在运盐河边上,将仪真批引所暂且移驻姜堰倒也是个办法,从那些个候补盐经历或盐知事中选一个办事勤勉的去署理批引所大使,命他就地招募青壮编练一百盐勇。”郭沛霖笑了笑,又回头道:“志行,编练盐勇的事只是让批引所大使出面,具体招募编练还得劳烦你。”

“郭大人言重了,这是份内事,谈不上劳烦。”

“对了,刚才一起吃饭的那个满将叫什么来着?”

“景华。”

“满将?”

韩秀峰笑道:“不只是满将,还是个黄带子。”

郭沛霖倍感意外,禁不住问:“在京城那些个闲散宗室是满街走,在泰州可不多见,他在哪个衙门当差,跑海安来做什么?”

“这事说来话长,您还记得段大人回京觐见时,我曾请崇文门的一个税官帮过忙,帮段大人省了几千两银子吗?这个景华就是那个税官的小舅子,那税官的差事您是晓得的,在崇文门顶多只能干一年,现而今差不多一年了,又谋了个扬州关委员的差事,来扬州上任前使了点银子求宗人府的那些大爷们放景华出京,来江北大营效力。”

“那个税官的事我略知一二,只是他这个小舅子既然是去琦善那儿效力的,为何不去扬州反而跑海安来?”

“郭大人,您做那么多年京官,这帮闲散宗室的德性别人不晓得,您最清楚不过。您觉得他有胆去琦善那儿吗?就算他有胆去琦善又敢用吗?”

“所以他就跑海安来投奔你?”

“他不只是来我这儿骗吃骗喝,还想托我帮他谋个差事。我想着您到任这么久,提携校拔了那么多文武官员,却没一个满员更别说宗室,就让他留下了。”

韩秀峰看似在开玩笑,郭沛霖却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啪一声猛拍了下大腿:“志行,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忘了这茬!这个景华来的好,留得对,他不是想做官吗,给他个官做做,盐捕营都司就是他了!”

“郭大人,要不您先见见他?”

“像他这样的闲散宗室不见也罢,何况你跟他本就认得,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既然这样,那我等会儿让他把履历和宗人府及兵部的公文交给长生。”

“嗯,这件事要抓紧办。”郭沛霖微微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志行,这一趟通州分司各场之行收获虽不大却也没白跑,拢共筹到现银两万三千五百多两,稻米一千八百多石,几个场官会在月底前把这些钱粮解运到海安,要是哪个场没能按时把钱粮交到你手上,你就找裕之。”

“郭大人放心,下官会催他们的。”韩宸急忙道。

“好,”郭沛霖满意的点点头,接着道:“这一路上我问过梁九,梁九说没上过阵见过血的青壮,遇上贼匪十有八九会一触即溃。你们上次之所以能守住廖家沟靠的是火器,而且是洋人的鸟枪。”

“靠的不只是洋枪,还有洋人的火药。”韩秀峰苦笑道。

“梁九也说过,用洋人的火药打出去的铅子,比用我们自个儿的火药打的远,甚至能达两百步,跟我们的抬枪差不多。总之,既然洋枪和洋人的火药犀利,那我们不妨多采买一些。”

“去哪儿采买?”

“除了去上海县还能去哪儿,我打听过,据说一杆洋枪要一百多两银子,这还是年前的价。现在江宁都被贼匪给占了,许多士绅为自保纷纷差人去枪购,买的人多了,洋人一定会坐地起价。”

“郭大人,这么说两万多两银子,买不了多少杆洋枪。”韩秀峰沉吟道。

郭沛霖无奈地说:“买不了多少杆也要买,不然拿什么去对付贼匪。再就是谁去买,这儿没外人,不妨跟你们说句心里话,除了你们二位我实在想不出能相信谁。毕竟这可是两万多两,要是被卷跑再想筹可就难了!”

韩秀峰心想这世道能信得过的人确实不多,毕竟财帛动人心,看着郭沛霖眉头紧锁的样子,笑道:“郭大人,要不过两天我走一趟。”

“你去盐捕营怎么办,那些乡勇还要不要编练了?”

“走前我会安排好的,再说上海县离海安不算近,但也算不上有多远,来回一个月足够了,耽误不了啥事。”韩秀峰顿了顿,又笑道:“不怕您笑话,其实我一直想去开开眼界,看看人家说的那个十里洋场究竟啥样。”

“既然不会耽误事,那就劳烦你走一趟。”想到不但拦着眼前这位不让回乡,还给他安排了那么多差事,郭沛霖很是歉疚,沉默了片刻突然问:“志行,盐捕营和乡勇这边,可用之人除了梁九还有哪些?”

“有不少,我全给您留着呢。”

“不但有,还不少?”

“我哄谁也不能哄您!”韩秀峰放下茶杯,得意地笑道:“梁九的堂哥梁六您一定听说过,他已经从扬州回来了。还有当初把梁九引荐给我的陆大明,有曾跟吴文铭一道去大桥镇阻截贼匪的陈虎。总之,当初留在万福桥的那些乡勇,陆陆续续回来了四十多个。不但全上过阵见过血,之前还全做过伍长、什长甚至哨长。”

“他们人呢?”郭沛霖急切地问。

“全在保甲局坐冷板凳呢,他们被仙女庙的那些主儿坑得不浅,现在一个个是追悔莫及。您要是能启用他们,他们一定会用命。”

“有这么多可用之人你怎么不早说?”

“我这不是没顾上吗,”韩秀峰笑了笑,又说道:“论领兵,陆大明和梁六都能独当一面。陈虎胆大心细,曾率三十多乡勇在大桥镇一带与贼匪周旋,不但把三十多个乡勇全带回来了,还带回三十多颗贼匪的首级。姜槐虽不如他们,但领一团乡勇绰绰有余。”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想到竟有这么多悍将,好,太好了!”郭沛霖激动不已,想想竟站起身,紧盯着韩秀峰道:“志行,我郭沛霖一言九鼎,说到定然会做到。你不是想致仕回乡吗,最迟明年春天,等盐捕营和那些乡勇编练好,不管到时候战事有多紧我都会让你回去。”

“谢郭大人成全。”韩秀峰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站起来躬身致谢。

“这有什么好谢,应该是我谢你才是。”郭沛霖扶住他双臂,又问道:“半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你要是在江苏还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免得走时想不起来或顾不上。”

“郭大人,您这一说我发现还真有几件事要拜托您。”

“但说无妨。”

“第一件事是我跟仪真吴家有点交情,吴文铭回仪真办团练去了,这一去不晓得能不能再回泰州。他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走前安置在泰州的那些家眷不能没人照应。”

“两江总督吴文镕的胞弟?”

“正是。”

“这你大可放心,就算你跟吴家没交情,我郭沛霖也要保吴家人周全。”

“谢郭大人,”韩秀峰拱拱手,接着道:“再就是顾院长、王千里和余青槐等海安士绅,现在都快变成我们运司衙门的士绅了,不管我们要做什么,人家都是有求必应。人家跟我们运司走这么近,很难说将来的泰州正堂会不会有想法,所以……”

“我运司衙门就是衙门了?”郭沛霖拍拍韩秀峰胳膊,斩钉截铁地说:“他们你大可放心,只要我郭沛霖没离开江苏,就没人敢为难他们!”

“郭大人,我代顾院长他们谢谢您。”

“又来了,说正事,还有吗?”

“还有件事,只是有些难以启齿。”

“你怎么会变这么婆婆妈妈的,这儿又没外人,有话但说无妨。”

“那我就说了,明道书院院长任雅恩您是见过的,他不只是贡生,也是候补儒学训导,候补了十几年都没能补上缺。所以我想帮他求求您,要是有机会就帮他补个缺,要是能做一任教谕那就更好了。”

“我以为多大事呢,新任江苏学政正好是我在京城时的好友,你让那个姓任的贡生把履历交给长生,我回头写封信连同履历一道差人送江阴去。”

“郭大人,您就不问问我为啥要帮他求官?”韩秀峰禁不住笑道。

“谁没个亲朋好友,这有什么好问的?”郭沛霖对这些真不感兴趣,反问了一句又追问道:“还有没有了?”

“没了,不是,还有件事。”

“还有赶紧说!”

“还有就是我走了之后您一定要保重,我还等着将来求您提携我娃呢。”

“这算什么事,你看我像是个短命的吗?”郭沛霖笑骂了一句,竟坐下叹道:“志行,我敢断定出京前段大章一定跟你说过什么,可惜了,可惜了!”

“郭大人何出此言?”

“你是真不晓得假不晓得。”

“我真不晓得,郭大人,我想回家这跟段大人又有啥子关系!”

“其实他也没明说,只是从言谈间能听出他对官场心生厌倦,已萌生辞官归隐之意。人各有志,不说也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