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四七章、天子寝疾  光阴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平六年,春二月。

原武都太守刘躬,带着向往与心满意足,踏上前往京师雒阳任职的路途。

随他而去的两百白马盍稚,也是满脸的与有荣焉。在这些边陲之徒的眼里,京师洛阳不仅是权利中枢,更是繁华富足的膏粱之地。

一路送到武都散关的华雄,看着他们的背影化成了黑点,才转马而归。

带着对这些人未来命运的担忧。

据小道消息说,天子刘宏因为疾病,已经卧榻在床了。

也就是说,他记忆中的历史轨迹,似乎没有更改半分:天子刘宏,将崩于四月。

到时候权利的争夺与洗牌,在雒阳没有什么根基的刘躬,能安稳的渡过吗?就算暂时保住了官职,还有董卓这一出呢!

是的,董卓如今成为了朝廷的心病。

他上表以麾下将士以羌胡为主,桀骜不愿听从别人调度;和声称自己愿意为朝廷戍守凉州边地为由,拒绝交出兵权。

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跟的。

毕竟驻扎在槐里的皇甫嵩,就是安定郡的官宦世家出身,且战功以及威望都比董卓更高,怎么会压制不住董卓的麾下兵马?

至于戍边抵御凉州叛乱,现在也不需要他了。

从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出,凉州叛军进攻关中,大军开拨的路线,必须经过右扶风。

这条路线已经被皇甫嵩死死遏住了。

其他北地和安定两郡的小部落,趁火打劫对右冯翊小打小闹的寇掠,京兆尹盖勋也可以却敌于外。

盖勋任职京兆后,征得天子允许,在原先五千郡兵的基础上再征招了五千兵马主征伐。

分属五部,以扶风士孙瑞为鹰鹞都尉,桂阳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杨儒为鸟击都尉,长陵第五俊为清寇都尉。这五个都尉,都素有贤名,让将士皆爱之,愿为之效力。出兵驰援区区一两日路程的右冯翊,不在话下。

朝廷衮衮诸公,最不缺乏的就是明眼人。

他们知道董卓不听调令的托词,却有点无可奈何。

因为如今的时局,朝廷没有底气对董卓作些什么。

幽州叛乱叛乱虽说平定了,但因参与叛乱劫掠了大量人口物资的诸部乌桓,已经坐大,屡屡与一些余孽寇略边境。

而大汉中原腹地,青、徐和豫州等去年有无数股黄巾再起,朝廷也不能制。

最大的汝南葛坡那支,还打败了西园新军的下军校尉鲍鸿部。

恩,主要问题出在鲍鸿身上。他贪墨了军饷中饱私囊,导致军中将士不愿为之效力而落败。他也得到了应得的结果,刚刚被处决了。

而并州那边的叛乱,休屠各部已经劫掠归去,南匈奴因为被幽禁的老单于死了,陷入各部争利,也退回边地,与汉朝不再有臣属关系。因而也让河东的白波贼、太行山的黑山贼顺势坐大,屡屡纷扰各郡县。

至于关中三辅,陈仓之战才刚刚消弭,皇甫嵩的兵马更不能动。

一旦调令皇甫嵩率兵前去逼迫,以董卓的性子绝对不会束手待毙,必然引发汉军内部的争斗,让凉州各部叛军再度卷土从来。

所以呢,朝廷诸公在商议了一阵后,无奈的抛出了并州牧的官职。

相当于用封疆大吏的位置,一个州的土壤和董卓交换兵权。

颇有饮鸩止渴的味道。

不过如此的做法,好处也是明显的。

只要董卓放下兵权,他就成为了无爪牙的老虎!

等几年后朝廷缓过来了,再来秋后算账,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只是可惜了。

之前就担任过并州刺史的董卓,对并州的情况太了解了。

他不会将自己困于和凉州差不多贫瘠的州,更舍不得将麾下兵马交给皇甫嵩,再度上表托词抗命,并将兵马都转到河东郡驻扎。

他以前担任过河东太守,人脉上有根基,且河东盐铁富庶之名天下皆知。

这就给了他自己进退皆可的空间。

进,是如今天子病卧在榻,朝中百官为了安稳时局,只能对他的“割据而守”听之任之。而退,则是朝廷前来讨伐,他无论是选择与白波贼同流共同抵抗,还是率军走南匈奴或者并州北部河套,都有安身立命的地盘。

果然,朝廷对此再无调令来。

而京兆的盖勋知道董卓是在观望雒阳局势,意图参与夺权,便下令防备董卓。

至于如今大汉朝唯一能压制董卓的皇甫嵩,以“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的理由,拒绝了从子皇甫郦的建议:劝他直接起兵去灭了董卓。

以皇甫嵩的威望,如果愿意率兵前去,董卓的部下至少要临阵投诚一半!

但这位名将,太过于恪守着朝廷法度了。

只上书给朝廷,告发董卓多次抗命是怀有二心,让天子与百官们来决绝如何应对。

然后呢,患得患失的衮衮诸公,担心引发的后果不能承受,只让人传令董卓讨伐白波贼后,就没有了然后。

华雄得到消息,心中有些叹息。

既是对董卓的胆大妄为,也是对大汉朝廷的深深失望。

连一个拥兵自重的将领都无法压制,患得患失的不敢作为,还做什么平定天下叛乱、让四海晏平的春秋大梦?

因而他在接见郡从事李俊和墨者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的做法稍微越矩一点,似乎也不需要什么心理负担。

恩,他是住在原太守刘躬的府邸中。

这位老人家前去雒阳时,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归来武都了,便将府邸赠送给了一直住在官署里的华雄,当成其助力自己能入朝任公卿的感谢。

也让进来的李俊,颇有点物是人非的感悟。

他家中是武都郡首屈一指的大户,官府无法染指的的武都南部山区土地,他家中就占了不少。而如今新任太守,是华雄先生的阎忠。

他们两人军政皆在手,还会容忍郡内的豪强大户继续恣意妄为下去吗?

唉.......

难啊!

带着这样的感悟,他携带墨者来访,是想借着商议事情的由头,来探探华雄的口风。

曲辕犁和筒车,这两种利于农桑的器械,墨者都做出来了!

也意味着他李家,是能让武都郡更加富足的。

华雄对他们来访的意图,隐隐心有所悟。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因为天子刘宏寝疾,如今也在紧锣密鼓的绸缪着权力的洗牌;而武都太守换人了,郡内豪强大户肯定也会前来探探口风。

因而,他微微沉吟后,就给了李俊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后看着墨者。

“昔日百家争鸣,儒与墨都是显学,有‘非儒即墨’之说。如今儒家大昌,你们墨家可愿意再度显于士人视野中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